“总要来趟南京吧”……在这句网络热词不断攀升火爆全网后,大量年轻人来宁畅游打卡。这里有学子向往的51所优质高校,同时也是成长型企业的乐土,就业机会不断集聚。有数据显示,这波春游南京的热潮,年轻人是绝对的主角,“南京引力”正转化成为城市魅力,集聚着年轻的力量,成了年轻人的梦想“栖息地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连日来,记者接触到很多由过客变常客,扎根金陵古城创新创业的年轻群体,正是他们用心用情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激情互动。同时,这一个个经营主体也提升了“网红南京”的城市能级,使得美誉度、吸引力、集聚力不断增强,“网红南京”与年轻活力“双向奔赴”。
毕业即留宁,城市品质有引力
带着单反相机、穿着靓丽的年轻人,与小丑鱼拍上一张合影;身穿汉服的小姑娘坐在幽静的院子里,细细品尝一杯咖啡……作为“大众点评”杂货礼品热门榜综合流量的top1,二条商店在南京今年的流量中延续着一直以来的热度,成了不少年轻人奔赴南京的“第一站”。
纵观二条商店布局,几乎涵盖所有年轻人喜欢的创意:活泼的宠物、清新的绿植花卉、七层小白楼,每一个场景都能拍出“大片”。
“南京是我毕业后的第一站。”二条商店创始人杨瑱介绍,他和妻子在国外留学回国后,来到南京创业近十年,丰富路上的二条商店也越开越多,从一家增长到5家。这个春天,不少外地游客拖着行李箱出了车站就赶来打卡。
“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多元的业态适合店铺发展。”杨瑱笑着回忆,随着小红书、抖音的蓬勃发展,二条商店突然井喷式地多了很多流量,每天店里店外都挤满了人,拍童装的、拍女装、拍狗的……
在南京,蛋魂汉堡、LadyPineapple甜品店、强壮的土土简餐店、万物桃喜杂货店等,大众很少能看到这些深藏网红店铺背后的创始人,他们都是充满创意的年轻人。无论是“一见钟情”还是“日久生情”,南京都成了这些年轻力量的最终选择。那么,吸引他们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
2016年,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南京姑娘宋雪薇前往台湾旅游,认识了当时作为“地陪”的林少怀,开始了一段两岸异地恋情。2017年,宋雪薇放弃了北京的工作,选择回到家乡南京,林少怀也在当年年底搬到南京生活。
“南京是我们各自奔赴了800多公里的共同目的地,最初是因为爱情,后来逐渐被南京的营商环境和人文气息所吸引。”林少怀说,他俩决定在南京开一家咖啡店,为了选到合适地址,骑着车跑遍了城里大大小小的街巷。在南京,他们不仅遇到了热情的邻居,给予了他们很多“创业建议”,政府对小店的帮扶政策,也让店铺的开办“一路绿灯”。
2019年9月,位于玄武区双井巷的clip咖啡店正式对外营业,从2020年开始连续3年获得大众点评年度星级商户。4年时间里,clip又开出2家分店,年轻的夫妻店引来一众年轻“咖啡客”。这一网红社区咖啡店的落地,源于爱情,但在两人看来,更是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坚定他们把小店发展壮大的信心。
梦想“栖息地”,城市引力变活力
昨天中午12点半,当记者见到梁超时,他正在全新打造的“西城·夜未央”街区,和工人师傅沟通街角微景观的提升优化。
“‘西城·夜未央’是南京首个24小时活力街区,也是年轻人潮流消费的集散地,很有信心把街区打造成为河西又一个新晋的网红打卡地,”“西城·夜未央”操盘者梁超说。
梁超是南京“潮流界”的大学生创业“元老级”人物。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,梁超选择留在南京,聚焦年轻人喜爱追捧的潮流文化产业初次创业。从创办《YOHO!潮流志》杂志、YOHO网站,进行潮流品牌的引进与推广,到经营电商,开拓线下嘉年华、生活方式社区、设计师孵化、线下零售等项目,梁超不仅见证了国内潮流文化从小众到大众的嬗变,也在业界铸就了自己的“有货”品牌。
“南京是我安放梦想的地方。”在梁超看来,南京是有文化有底蕴的城市,沿路即可观赏到各类建筑与接地气的生活百态。世界文学之都的底蕴、江南文化的韵律、六朝文化的厚重,每一处不尽相同,故事耐人寻味,更揭示着城市软实力的密码,这些都是别的城市无法比拟的,也是年轻人打卡的必要条件。
“南京高校多、大学生多,我们店铺客群也以年轻人为主。”在杨瑱看来,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业,南京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“体验式的店铺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选择。”杨瑱说,第一家二条商店开办之初,并没有如今这么火爆。反倒是随着食材器皿店、水族馆的相继落地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二条打卡拍照,摸准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,再加上抖音、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走红,也让二条的网络曝光度不断攀升。此外,在最新的七层小白楼的打造上,他将更注重空间的营造和环境的布置,留给游客和市民更多的“空间”。
杨瑱说,仅仅是丰富路一条街,就吸引了很多外地的年轻创业者,南京城市的魅力成了更多创业者的“栖息地”。
创新显个性,打造线下体验力
纵观最近南京火起来的店铺、打卡点,并非尽是一些“高高在上”的品牌店,路边“土生土长”的“南京味道”“南京记忆”开办得“有滋有味”。各类新潮街巷和个性化十足的“宝藏小店”吸引着大量文艺青年打卡流连忘返。
“今年南京推广小店经济,我觉得区别于品牌店铺,小店有它自己的活力,给社区商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。”杨瑱作为“小店”的创始人告诉记者,当实体小店纷纷从线下“卷”到线上,很多历久弥新的“网红店”,如开业39年的孟令军炒货、不远处的老字号李记清真锅贴,能够长久火热,其实得益于做强线下体验,而不仅仅依靠线上平台。“体验感”是他多次提及的关键词。
“南京是一座活跃且有创意的城市。”在梁超看来,南京活跃着很多有想法、有创意的年轻创业者,不断尝试吸引年轻人的店铺和产品,这些网红店铺大多是年轻老板,凭借与同龄人一起崇尚的开放与个性,靠着敏锐的市场感觉构造了“网红街区”的“长红”。
“最重要的一点,还是基于南京城市本身的开放和包容,每年有数十万大学生来南京学习生活,他们的亲身感受和评价也成为这座城市对外的最好代言人。”梁超说,一种很流行的说法,年轻人喜欢有温度、有趣的城市,这意味着舒展、活力与从容,而南京这样的气质“刚刚好”。
“南京的‘火’与‘热’,还需要更多的消费街区、夜生活街区,通过打造一批‘年轻态’消费场景,让来南京的年轻人拥有更多可玩可逛可消费的地点,可以‘玩得转、留下来’。”梁超建议,南京各个街区还应当注重打造一批叫得响、品质优、引领消费升级、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土自主品牌,为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长久支撑。
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
集体采写
记者 田诗雨 卫凌云
邓露洁 殷学兵